民国初期,坛丘的学校多为私塾,大多数不开设体育课,也没有体育场地。30年代后期只有公立小学才开设体育课,内容有体操、田径、乒乓球、拍皮球等。民办私立学校一般不设体育课。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公民的体质,中、小学校体育纳入教学内容,并且制度逐步健全,要求也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活动不断发展。
50年代,学校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中小学推广施行第一套少年广播操和儿童广播操,并开展准备劳动卫国制(简称“劳卫制”),合格者分等级发给“劳卫制”证章证书。60年代初,学校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1964年起,学校体育课及体育活动正常进行,以田径、体操、乒乓球为重点,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推广眼保健操,坚持两操两课(早操和眼保健操,每星期上两节体育课),每学年进行一次达标测试。1965年,学校试行国家体育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体育受到冲击,学校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或自由活动课。1975年起,学校推行1953年制定、1975年修改的体育锻炼标准。
1976年后,中小学分别成立体育领导小组,认真实施《体育工作条例》和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1978年,学校体育坚持两操两课两活动(每天做早操和眼保健操,每星期上两节体育课和两节课外体育活动课)的常规教育,每学年开展1次达标测试。
1981年起,每学期结束前,对每名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进行检查测试。1983年起,各中小学校实施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分短跑、耐力、投掷、跳跃、技巧等,每年测验一次。1990年起,每年冬季开展长跑、跳绳、跳远、踢毽子、仰卧起坐等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
一、小学体育
坛丘中心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学生的乒乓球训练。1993年9月,国家教委领导郝克明到坛丘中心小学视察。
1995年起,坛丘中心小学确立以“小乒乓球运动”为特色项目,走出一条特色之路。1996年9月18日,中国第一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邱钟慧到坛丘中心小学传授乒乓球技艺。
1990~1992年,坛丘中心小学在吴江市小学运动会中获得较好成绩。1990年,获金牌1块,银牌2块,铜牌5块,团体总分39分。1991年,获银牌2块,铜牌6块,女子篮球前四名,团体总分51分。
表15-4 1990~1992年坛丘中心小学在市(县)田径运动会上获奖情况表
年份 |
姓 名 |
组 别 |
项 目 |
成绩 |
名次 |
1990 |
陈伟英 |
女子乙组 |
跑步(400米) |
1′12″ |
一 |
陈伟英 |
女子乙组 |
跑步(800米) |
3′02″ |
三 |
|
陈徐华 |
男子丙组 |
跑步(100米) |
13 "7 |
三 |
|
钱学伟 |
女子丙组 |
跳远 |
3.35米 |
三 |
|
张永康 |
男子甲组 |
跳远 |
4.87米 |
三 |
|
王伟英 |
女子甲组 |
铅球 |
7.39米 |
三 |
|
1991 |
俞丽英 |
女子乙组 |
全能 |
— |
二 |
陈伟英 |
女子甲组 |
跑步(400米) |
— |
三 |
|
李红 |
女子丙组 |
跑步(200米) |
— |
三 |
|
陈徐华 |
男子甲组 |
跳远 |
— |
三 |
|
徐伟 |
男子丙组 |
全能 |
— |
四 |
|
1992 |
|
女子(团体) |
篮球赛 |
— |
四 |
丁华 |
男子甲组(单打) |
乒乓赛 |
— |
三 |
|
徐伟 |
男子甲组(单打) |
乒乓赛 |
— |
四 |
|
沈建华 |
男子组 |
象棋赛 |
— |
四 |
坛丘中心小学向苏州市体校输送体育人才,“国际健将”王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成绩遥遥领先。1995年,小学毕业的王娟、钱继芳被输送至苏州体校女子柔道队训练,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997年3月,钱继芳在苏州市柔道比赛中获女子40公斤级第一名。1998年8月,王娟入江苏省体校女子柔道队。是年,获全国女子柔道年赛70公斤级冠军,成为国家级运动员。1999年3月22日,钱继芳在苏州市青少年柔道比赛女子52公斤级获第一名。是年7月20~24日,钱继芳参加江苏省青少年柔道比赛女子甲组64公斤级获第三名。
二、中学体育
坛丘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两操两课活动,在历届市、县级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1984年9月,吴江文教局、县体委在湖滨中学举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坛丘中学获得初级中学团体总分第三名。1985年9月,吴江文教局、县体委在吴江中学举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坛丘中学获初级中学组前五名。1986年9月,吴江文教局、县体委在松陵第一中学举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坛丘中学获初级中学组团体总分前五名。1987年9月,吴江文教局、县体委在松陵第一中学举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坛丘中学获初级中学组团体总分前三名。1991年9月,吴江县文教局、县体委举办中学生运动会,坛丘中学获乡镇初中组团体总分第5名。是年,坛丘中学在吴江县传统学校田径赛中获得三项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一项。1994年,江苏省在无锡市举办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坛丘中学黄国强获青少年部田径赛青年男子组跳高、跳远各第三名,成为二级运动员。
表15-5 1991年坛丘中学在“吴江县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赛中获奖情况表
姓 名 |
组 别 |
项 目 |
成绩(米) |
名次 |
黄国强 |
少年男子乙组 |
跳高 |
1.83 |
一 |
黄国强 |
少年男子乙组 |
三级跳远 |
12.28 |
一 |
沈春红 |
少年女子乙组 |
铅球(3公斤级) |
11.45 |
一 |
沈春红 |
少年女子乙组 |
标枪(600克) |
— |
二 |
王伟英 |
少年女子乙组 |
铅球(3公斤级) |
— |
三 |
王伟英 |
少年女子乙组 |
跑步(800米) |
— |
六 |
1996~1998年,坛丘中学在吴江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连续三年进入前十名,其中1997年获团体第1名;1997年,坛丘中学学生劳马荣、徐芳参加苏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劳马荣获100米第四名,跳高第五名;徐芳获铅球第二名,铁饼第五名。1998年获团体第四名。在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中连续二年获第二名。学生劳马荣获初中男子组100米男子第一名;钱忠华获“铁饼”第二名、跳高第三名;王娟获初中女子组“铅球”第一名;徐芳获女子铅球、铁饼第二名;仲伶俐获全能第二名。